李娟
(1979年7月21日-)
中国当代著名作家
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,籍贯四川乐至县。她以独特的“在场式”写作风格和纪实性散文闻名,作品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游牧生活为核心,融合地域文化、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,被誉为“当代汉语写作中极具美感和冲击力的存在”。
李娟以亲历者身份融入牧民生活,通过细节描写(如转场、搭建毡房)传递真实感,被评价为“用文字为游牧文化存档”。
作品中大量使用哈萨克语词汇(如“拖依”“巴郎”),结合新疆地理风貌,构建独特的文学地理空间。
质朴中见灵动,幽默与深沉并存,既有对苦难的坦然,也有对微小美好的敏锐捕捉。
· 2011年获茅台杯人民文学奖“非虚构奖”(《羊道》系列);
· 2017年凭《遥远的向日葵地》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;
· 2024年当选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理事,并入选《中国妇女》年度时代人物。
《阿勒泰的角落》
出版社:新星出版社
索书号:I267/418
简介
《阿勒泰的角落》是关于新疆的最美丽文字,这是现代版《呼兰河传》。由作者1998-2003年之间陆续完成并在《文汇报》、《南方周末》等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成册。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、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、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、 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……本应厚重、贫瘠、苍凉的生活,在李娟独树一帜、灵光闪闪的笔触下,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、丰盈与喜悦。她刻画的不是一组有关新疆的异域风情,她刻画的是我们内心的牧歌:白雪和阳光,青草和白桦林,优美、明亮。阿勒泰的角落,给你带来最生动的故事!
原文摘抄
它总是比我们更轻易地抛弃掉不好的记忆,所以总是比我们更多地感受着生命的喜悦。
《我的阿勒泰》
出版社:花城出版社
索书号:I267/417
简介
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,缓慢而永恒的喀吾图,沙依横布拉克的夏牧场……“阿勒泰的精灵”李娟以细腻明亮的笔触全景式记录北疆边地美好闪光的时刻。全书分为两辑。第一辑记忆之中(2007-2009),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;第二辑角落之中(2002-2006),原生态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、流动的日常。与哈萨克族邻居们的互动,让她深刻体会到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善良、纯朴和坚韧。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,他们展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。这本书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,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坚韧的力量。
原文摘抄
真实也能遮蔽真实。密集铺陈真实却营造出假象。于是,人们可能以为那就是我的常态吧。
《冬牧场》
出版社:花城出版社
索书号:I25/59
简介
2010年冬天,李娟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家庭,进入冬牧场,进入游牧生活的荒寒与核心处,生活了近四个月。这是哈萨克游牧民族最后的转场——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,曾经顺天应地、自律慎微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。不久的将来,这块古老、贫瘠又广阔的牧场,终将被放弃。
然而,戈壁在那里,羊道在那里,亘古不变的季节更迭在那里,深沉古老的天人关系在那里,它们并不因现代文明的彻底改造而消失。
李娟用这本书,为冬牧场最后的宁静时刻,最后的游牧景观,最深处最沉默的生存,做了见证式的留影。
原文摘抄
太阳未出时,全世界都像一个梦,唯有月亮是真实的;太阳出来后,全世界都真实了,唯有月亮像一个梦。
《记一忘三二》
出版社:花城出版社
索书号:I267.1/46
简介
《记一忘三二》是作家李娟十余年来的随笔结集。三十余篇以“记”为题的文字轻松随性,从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工作、生活、兴趣乃至梦境等诸多侧面,记录了李娟的心路日常——与母亲相依为命也闹过“分居”,定居于荒野中的大院子而生活不再颠沛流离,少年时曾遭受的暴力与得到的关爱等等,随着成长反而愈益清晰。种种文字率性而作,平实诙谐,同时又有掩盖不住的温暖和诗意,组成一幕幕“含泪的微笑”,连缀起时间流逝中的琐碎日常。
原文摘抄
我失去过很多朋友,但从不觉得可惜。既然渐渐发现了分歧,有了争吵,有了误解,再交往也是无益。更重要的是,缘分尽了,他们加于我的力量渐渐弱了。他们抓不住我了,便被我抛弃。
《羊道·三部曲》
出版社:花城出版社
《羊道·前山夏牧场》
索书号:I267/393
《羊道·深山夏牧场》
索书号:I267/402
《羊道•春牧场》
索书号:I267/401
简介
羊道,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,是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艰辛壮阔的迁徙之路。他们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,完成自己的一生,青春、衰老、贫穷、爱情……他们是真正的“在路上”。 “羊道”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,历经寒暑,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。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,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,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、坚韧与智慧,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。
原文摘抄
尽管沟通如此艰难,但是,再无助的两个人,再封闭的两颗心,相处久了,眼在不停看到,耳朵在不停听见,什么样的情景对应什么样的表达。渐渐地,人心都会豁然开朗。语言封闭不了感知。
文字:黄尚乔
图片:来自网络
编辑:黄柳雪
一审一校 | 黄思婧
二审二校 | 韦喆
三审三校 | 郑海娜
世界杯在线直播入口新媒体中心
投稿邮箱:xmt@peixianedu.cn
▲【世界杯直播免费观看入口资讯】2025年“奔跑吧·少年”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平果市“世界杯直播免费观看入口杯”轮滑赛圆满收官!
▲【单招/对口】上岸指南来啦!速看!手把手教你查分+填志愿!